top of page

滯留島舞蹈劇場

IMG_0684.JPG
未命名的作品 25.png

「滯留島舞蹈劇場」舞作內容向來以多元觸角為題;以人文關懷為素材進行創作,編舞家積極開發當代舞蹈風格。自2010年開始,舞團作品屢屢獲得國內舞蹈界多項肯定,編舞家張忠安其大膽而深刻的肢體與素材應用,作品總是飽富著旺盛精力與生命能量,以誠摯的原創基調提出對社會現象與生命周遭之訴說與觀點,舞作總是展現超乎想像的精力,簡約的呈現著不受控制的控制;非表象技巧中的高技巧,充分將自我藝術觀點展露無遺,在現今坊間過多的創意模仿與了無新意的編舞走向上,無遺提出了彌足珍貴的「原創性舞作」。在2010年開始創團至今,每年推出一場新製作,並以具突破性、實驗性的表演形態及舞台設計,賦予舞蹈不一樣的思索空間,以後現代的批判前衛角度,持續關心人文與社會議題,詮釋現代人歷經資本社會的高壓下,所面臨的心境及現象。透過舞作肢體語言的溝通形式,進而提升觀眾的直覺、推理、聯想與想像之能力,探討資本主義下的社會問題。

Q:可以跟我們分享到英國、日本參訪的經驗嗎?

舞團是在2019開始做共融藝術的,也曾經去了日本和英國做交流和學習。第一站去了日本參加工作坊,發現身心障礙者很熱衷做身體的舞動,還有與空間的關係。因為舞蹈需要動才能去做發展,我發現他們的身體很特別,因為我們是從直立人的身份去做思考,我發現他們在舞動的當下除了身體,還有是從心裡所傳達出來的訊息,像是一開始有個動作是要從a移動到b,一開始我看大家移動上是有些困難的,但後來覺得這個畫面好美。

 

其實在這兩個國家參訪中,我們都是從學習的角度去學習的。

在英國的參訪經驗我就更感到震驚了,因為他們對待身障者就像在對待一般人一樣,我記得有個黑人他非常高大,但是他行走卻非常緩慢,一樣是從a到b的移動,當大家都走完了,就只剩那位黑人還在走,帶領我們的那個舞團就說:「我們繼續走到C點」,所以在那個空間大家都持續的在走動,而走動的這個畫面就不斷的一直再發生。

第一次接觸其實是2018英國協會邀請忠安去英國參加Unlimited Festival,我們在藝術節時因為都是走路到展場,在路上就會看到他們自己行動自如,但也可能是我們去參加那個聚會所以比較多人吧!像我們在台灣做工作坊時我們也都會詢問他們,你們有沒有陪同者?因為有陪同者的外出參與可以相對於心理上比較有安全感,那這也是國外和國內的不同。

 

Unlimited Festival其實不只有劇場、也有視覺藝術、刺繡等形式,藝術家不只是反映出自身的故事,也有他人的故事。我印象很深刻的是一幅刺繡作品,它遠看像是一幅畫,但他整幅作品連字都是用刺繡而成的,他呈現的不只是自己,也同時反映著整個大環境,很像經歷了戰爭,於是我就看了一下作品介紹,發現原來他是來自東歐的國家,他們在敘述故事的方式很特別。我們除了參加這個活動,他們還帶我們去參觀了一個劇場,它是原本由一個雞舍所改建的,主要由皇室基金會所贊助,在內部不只是有舞蹈空間、還是社區劇場,跟台灣的社區大學有點像。裡面有提供給社區內較弱勢族群所參加的課程,透過這個計劃可以引導他們接觸藝術,但不一定要他們每個人都成為專家。他們的支持單位還有周邊大型的劇場,他們將淘汰的地膠、樂器就會捐到這裡來,我覺得台灣好像也可以發展出類似這樣的計畫。

Q:有什麼舉辦共融劇場排演印象深刻的地方嗎?

比如說一開始的發展大家都蠻被動的,但這比較像是技術上的問題,像是輪椅和空間吧!因為他們的輪椅一開始也不是運動輪椅,怎麼拿捏跟他們的相處方式,就來是需要一些時間來培養彼此的信任。來參加工作坊他們的家人會蠻感謝我們提供接納、安全地方讓大家一起來玩,我們在台江的這次學習夥伴就有唐氏症、心智障礙的朋友,我們也是蠻感動他們家長後來放心試著讓他們獨立到這個空間上課,這是一個上課,這也是一個成長。

Q:這兩年因為疫情的因素,想知道在疫情之下如何調整排練?

也因為考量身障者學習的效率,所以我們不採用線上教學。其實我們原本有兩個演出,一個是動力舞台就是以直立人的方式進行,這部分影響比較小。目前共融藝術的部分先延後並籌備中。

bottom of page